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IIGF观点|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及绿色保险应用展望

2022-05-07 10:00:09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周洲 李佳上 阅读量:108 评论

分享:

导读:本文将分析支持长三角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总体情况,并从支持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保险需求出发,提出绿色保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积极行动的大趋势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和变革,呈现电气化系统垂直集成、新能源系统与智能网联系统跨链融合、核心能力要求向非汽车领域延伸等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六大产业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区域,企业数量及市场推广数量位居新能源汽车产业群前列。本文将分析支持长三角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总体情况,并从支持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保险需求出发,提出绿色保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可以细分为: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上游主要是为中游的整车制造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中游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可以按照新能源汽车的功能细分为乘用车、商务车以及专用车。下游为充电服务和后市场服务两大部分,充电服务包括充电设备、换电设备及电池回收,后市场服务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养护及汽车拆解回收。
 
  (一)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长三角汽车产业链近年来迅速发展,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汽车产量为52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21%。整个长三角已经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汽车产业园区。集群的30个城市中,已有超过14个城市拿到或规划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规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规划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这些车企大部分主营业务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有个别企业发展了下游的充电业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纷纷布局长三角,已经形成以上海为总部、在苏浙皖设制造基地的联动模式。
 
  (二)支持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要素
 
  1. 完善的产业发展顶层规划
 
  长三角各省市不断出台产业链发展顶层规划,通过分析各省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优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坚持以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协作化、联动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各项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领域、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等多方面,促使产业稳步有序发展。综合来看,各省份都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品形态、产业链生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等会发生重大变革。通过跨省市的交流合作,可以在智能网联产业赋能、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研发、充电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促进区域间产业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
 
  2. 有效的行业补助和激励
 
  基于完善的顶层规划,“三省一市”地方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许多切实的政策支持补贴。例如上海加大各类专项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浙江省每年设立3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培育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江苏围绕供给侧、使用侧和消费侧等方面,出台了8条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意见;安徽实施包括对“经审核认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承担单位投入50%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3000万元”的10项补贴政策,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3.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群
 
  长三角地区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联盟。到2021年5月,成立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三省一市”包括上汽、吉利、奇瑞、江淮、蔚来等 73 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响应,旨在共同推进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生态圈。“三省一市”通过产业链联盟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上海作为全国经济贸易中心,创新能力强,国际和行业龙头的整车企业较多;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大省,整车产品特色明显,零部件产业配套齐全;安徽作为资源丰富型城市,劳动力资源充沛,诸多国内车企在此扎根产业集群;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明显,推广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各方资源的差异化和可协同性,使得长三角可以协同推进汽车产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需求分析
 
  保险业作为风险的管理和保障的金融支持工具,对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保险业通过推出特色化绿色保险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提供相关保障支持,可以更好的引导消费者对于绿色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参与,保障产业链企业融资发展等。战略上来看,“三省一市”在完善保险标准规范、引导新能源保险后市场服务发展、和提供创新保险融资支持这三个方面提出清晰了发展目标。从总体导向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保险需求主要包括生产端与消费端两个维度。
 
  (一)生产端:汽车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保险助力融资渠道拓展仍在早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1年12月,中央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到2023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面对不断下降的补贴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金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根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12-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共1136起,仅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披露总额达3639亿元,与2020年同比增长181.66%,创历史新高。根据工信部披露的信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上累计投资已经超过2万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资金量需求,在退坡政策影响下,市场化金融手段对新能源车企创新效率提升作用开始加强,新能源汽车生产端的金融需求也将更为凸显,但现阶段保险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仍然规模较小。
 
  (二)消费端:行业不断创新完善保险产品,但现阶段面临较大承保压力。从新能源汽车专项保险产品创新来看,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明确将“三电”系统及新能源车电力相关的起火燃烧、电网故障、充电桩等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同时明确了免赔责任。该专属条款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面临的电池寿命的残值焦虑,自动驾驶保障痛点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险条款不断地完善,且国产新能源汽车用途以网约车居多,赔付率、出险率、维修成本等都相对较高,导致虽然新能源车险保费逐渐涨价,但行业仍然面临较大承保或亏损等压力。
 
  三、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链的绿色保险应用展望
 
  随着退坡政策的到来,和不断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保险可以助力缩小产业融资缺口,保障消费者风险和权益,促进消费者购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阶段虽然长三角各省市已经在战略高度就绿色保险等发展提出了目标,保险企业也在不断创新研发,但仍需进一步探索行业发展模式,创新丰富产品。
 
  (一)生产端:拓展融资渠道,各机构合作发展新能源产业链面临着不断上升的融资需求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供应链金融产品等创新模式,拓展汽车产业链企业融资渠道。此外,由于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的优势,与绿色投资的需求高度契合。保险公司也可以在资产端参与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直接助力产业融资。
 
  (二)消费端:响应消费多元需求,通过数字科技手段,支持保费厘定
 
  虽然现阶段新能源车险仍然面临较大承保压力,未来可以通过数字科技的手段,和不断研发产品创新的方式,予以突破。针对于保费厘定问题,保险公司将持续研发储备相关保险产品的大数据算法和能力,通过数字化、大数据支撑等科技手段,降低承保压力。在产品创新的角度,可以在终端用户场景中响应客户多元的需求,帮助厂商打造围绕车主用车生命周期的品牌保险服务等角度,丰富新能源汽车保险和提升保险服务。
 
  (三)政策支持:长三角绿色保险一体化,带动新能源汽车保险协同创新
 
  近期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银保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两区一县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保险实施意见》,鼓励保险机构以共保体模式承保,通过共保联治,实现“跨区域同城化通赔,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在一体化示范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功能。该意见将进一步支持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绿色保险的协同创新。
 
  原标题:IIGF观点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及绿色保险应用展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